当前位置:    
 
 
“棉花奶奶”李文英的一天
时间:2016-10-24 来源: 作者:管理员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9月11日,是枝江市老科协农业分会会员、“棉花奶奶”李文英的《棉花新品系引种定期观察》的日子,早上7点半,她和她的助手踏上了开往七星台的中巴车,下车伊始又上了早先联系好的农用车,直奔长江边的八亩滩渡口,在等船的当口,李奶奶拿出了她的早点,几块发糕和一塑料瓶凉开水,吃了两小块又上机渡船了,半个小时的光景,我们踏上了百里洲镇的长江大堤,农户早已将三轮拖车开到了江堤上等我们。在经过农户家门口的时候,农户邀请我们下去喝口水了再去田间,李奶奶果断的回绝,“不喝水了,直接到田间”!从枝江县城到农田不过20来公里的路程,却使用了4种交通工具,花费了2个多小时。
 
    试验田所在地在百里洲镇普佑寺村2组和八亩滩村3组,它的前身是“枝江市棉花良种场”,李奶奶曾在这里默默耕耘了14载。今天要观察记载是两个棉花新品系“创091”、“中棉所28”的秋桃及生长状况。共需观察两个户6个观察点60株棉株,每株有7项指标,田间观察需做3次,这是最后一次。
 
    观察田里棉株青枝绿叶,株高1.8米左右,花、桃满目。“今年7月多次暴雨,棉株被水泡过几次,伏桃全没有了,只好放秋稍,争秋桃,所以棉株才长了人把多高”,农户李学珍说。
 
    说话间李奶奶和助手直奔田中间的观察株,转眼看不见人了。“2个烂桃、3个絮桃、18个成桃、11个幼桃、花2朵、花蕾21、脱落45”,一应一答的声音从棉林里传来,显得既认真又仔细。不知不觉间已经过了12点,这时红日当头,气温35°C,棉田密不透风,伏在棉田里实在难受,李奶奶已经84岁了啊!
 
    观察结束,农户一再挽留李奶奶吃了午饭再走。刚吃完饭,李奶奶就串门去了。她说,今年灾情大,棉花减产已成定局,据今天的观察数据分析,两个新品系亩产籽花在400多斤,大面积的常规品种只在350多斤,如果后期天气好,秋桃成功多,产量还可以往上走点,所以我要多跟棉农建议抓紧后期的病虫防治、有条件的抗旱、防秋雨烂桃,能多收一点是一点。她见人总是一套一套的,巴不得人家多挂桃、多产花、多收入。
 
    眼看太阳偏西很多了,李奶奶才边讲边踏上了回城的路,还是依靠4种交通工具,到家已是5点多,她拖着疲倦的身子,一瘸一瘸的朝家中走去。她一直喊腰痛,靠“芬必得”缓解。
                       
                                                                                                                                                                             (赵爱玲 钟学锐)
 

【返回顶部】【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上一篇:为湖北柑橘产业发展而尽心尽力
下一篇:因泥土芬芳而荣耀 ——记宜都市老科协文化分会会长徐荣耀
 
 

Copyright © 2016 www.yclkx.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宜昌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版权所有
办公地址:宜昌市西陵区桃花岭6-4号 电话:0717-6226240 传真:0717-6226240 Email:958983417@qq.com
技术支持:金猪传媒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鄂ICP备160164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