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风景区被不断注入新的内涵。如建设部门的风景名胜区,目前宜昌拥有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省级风景名胜区,面积达362.35平方公里;林业部门的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目前宜昌拥有6个国家、3个省级、4个市级森林公园、5个国家湿地公园,面积达1884.34平方公里;旅游部门的A级景区,目前宜昌拥有5个5A级、14个4A级、18个3A级景区,面积达1800.93平方公里等。将各部门的风景区及面积汇总,宜昌市的各类风景区有49个,总面积达3440.26平方公里,占宜昌版图面积的16.38%。因此把宜昌的风景区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独具特色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景区,对宜昌市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和建设世界水电旅游名城至关重要。本文基于百里荒景区建设实例,以此阐明风景区保护自然环境还原历史风貌的建设宗旨,探讨风景区景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一、百里荒概况
百里荒风景区位地处夷陵区分乡镇、龙泉镇和远安县花林寺镇的交界处,规划总面积42平方公里。核心景区位于夷陵区分乡镇境内,面积10平方公里,曾是国家南方草场建设“北羊南养”的科研实验基地,享有“中国南方草场”和“中国纯爱圣地 ”的美誉。
1、自然人文景观:景区拥有“草原、峡谷、云海、奇松、怪石”丰富多彩的自然奇观,具有“春花、秋叶、夏凉(草)、冬雪”四季多变的美景;百里荒风景区是三峡地区独有的高山草原旅游区。古代因方圆百里、荒无人烟而得名。宋代文宗欧阳修在此留下“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的名句。而今作为《山楂树之恋》影视摄影基地、宜昌首个风电项目所在地,百里荒风景区具有浪漫纯真的人文景观。
2、地形气候特征:百里荒风景区平均海拔1200m ,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适中,具有春迟、夏凉、秋早、冬寒的特点。年均气温16.8℃,最低气温-11.8℃,夏季多年平均气温26℃。多年平均降雨量1086mm,降雨主要集中在5—10月,全年有3个明显降水时段即4-5月(春雨),6-7月(梅雨),8-9月(秋雨),冬季会下雪。多年平均蒸发量1280mm,多年最大平均风速18m/s,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672小时。
3、规划建设理念:严格遵循高效、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使之成为提供生态产品、保护环境的重要区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旅游示范区。一是开发过程中以生态保育为前提,尽量不扰动山体植被,强调高山草原特色,以低碳旅游方式为可持续发展支撑。二是拒绝高强度的开发建设,在建筑选材上尽可能地采用当地石材、木材等等,以最经济的投入,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大环境。三是以人文本,从细节出发,充分考虑不同目标群体的需求,构建便捷、舒适的接待服务设施。四是多业态组合,实现旅游业与农牧业、创意文化、清洁能源、体育运动等多种产业业态的有机融合,带动周边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助力城乡统筹建设。
由此,百里荒景区的主体定位是中国纯美高山草原旅游度假区。即一个以鄂西原生态的高山草原、森林峡谷风光为自然背景,以影响全国的“山楂树之恋”故事为人文内涵,以构建远去的生态、纯美、浪漫、悠闲生活意境为核心,集生态观光、文化休闲、避暑养生、疗养度假、运动探险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型高山草原度假旅游区。
4、已建成景区:目前已经形成“一心一线六区”的旅游空间格局。即:以山楂树文化休闲区为轴心,连接南北游览主线,建成乡村花卉养生区、林海雪原度假区、高山农牧场体验区、户外运动探险区、金三角大草原区、自然生态保育区
2016年底,湖北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 2016年第4号公告批准宜昌市百里荒景区为国家4A旅游景区。目前,百里荒景区正向国家5A旅游景区的目标冲刺。
二、百里荒的可持续发展
从植物生态群落的角度,针对目前百里荒景区存在的华山松病虫害严重、草场退化、重要景点的植物配置有待提升、建设过程被破坏的山体修复等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来探讨百里荒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1、保护自然: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赋予百里荒优美的生态景观,然而高山草原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决定其一旦破坏再难恢复。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保护自然环境是风景区的第一要务。就百里荒而言重点保护的对象是地形地貌、草场、植物群落。
保护好现有的地形地貌:除非景区按国家5A旅游景区标准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景区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现有地形地貌适当调整外,尽可能地不要破坏现有的地形地貌,保护好现有的地形地貌。因为地形地貌具有独特性,可以彰显景区的个性,从发展的眼光,个性化的景区将比千篇一律的人工造景更具发展潜力。
保护好现有的草场:百里荒景区草场是景区的一大亮点,要对其实施有效的保护。一方面是防止人为的大面积破坏,加强养护管理为草场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另一方面加强科学研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立项研究百里荒高山草场复壮的专利技术。使其草场永保最佳的生长状态。
保护好现有的植物群落:植物群落与地形地貌一样可以体现景区的特征。百里荒景区现有200余种乔灌木[1],相对于宜昌及三峡库区有4000多种经济资源植物,其中中国特有植物近3000种的数量,其种类数量应属较少的范畴。因此保护好现有的植物群落十分重要。一是对现有万亩的华山松和马尾松加大保护的力度,注重病虫害防治、促进松林自然更新。二是在重要景点有计划引进适宜百里荒生长的宜昌乡土观赏植物,使之与原有的植物形成稳定的生态群落,丰富百里荒的植物种类;三是设立科研机构专门负责百里荒景区植物引种驯化、病虫害防治、植物群落更新复壮等技术研究,确保百里荒植物群落发挥生态观赏效益。
2、还原历史:还原历史并非是简单地再现历史,而是指充分挖掘景区所在地的历史文化内涵,经过艺术提炼还原历史,让人们领略自然沧桑,使心灵得以净化,其实质就是从艺术创新层面来保护自然的过程。具体包括还原自然景观和还原人文景观两个方面。
还原自然景观:“草原、峡谷、云海、奇松、怪石”是百里荒的自然景观特征,在建设中,可营造“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景观;可营造“荒烟几家聚”的森林峡谷景观;可营造“明月松间照”的优美恬静景观来体现百里荒的意境。
还原人文景观:百里荒有“中国纯爱圣地”的美誉,还原人文景观当以此为核心充分体现古代的爱和现代的情。运用云海、怪石,讲述《上邪》的故事:上邪,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利用现代知青点,现代纯真爱情圣地,充分表达百里荒的情意。如赋予现有景区各个“情”字的内涵:洗马池——友情;山楂林——爱情;梅花林——真情;红叶谷——热情;知青点——激情;跑马场——盛情;林海雪原(养生堂)——深情
3、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以松树作为整个风景区的基调树种,各景区植物配置有所侧重,在保留现有植物的基础上,建议增加景观树种,以更好地突现景观特色。洗马池:用桃花寓意桃园三结义;用梅花、竹子与现有的松树营造“岁寒三友”景观,体现友情的内涵;山楂林:增加山楂树使之成林;配置红豆杉、月季讲述爱情的故事;梅花林:增加梅花,配置春兰、竹子、菊花,用花中四君子诠释真情;红叶谷:在松林中配置黄栌、鸡爪槭、乌桕等色叶植物,其秋天红叶满谷表达百里荒的热情;知青点:采用白玉兰象征开路先锋奋发向上的精神,配置桑树、梓树再现知青造福全人类的激情;跑马场:种植桂花、山合欢,以蟾宫折桂高山合欢的寓意充满盛情;林海雪原(养生堂):栽植银杏、紫斑牡丹,用坚韧与沉着、纯情之情、永恒的爱及富贵长寿的花语,寄托国树国花的深情。
4、修复被破坏的山体:因建设补破坏的山体要采用藤蔓植物迅速恢复。在百里荒景区建议不要用假花或假植物来装饰,即使是临时性的也不要。如被破坏的断面一时恢复不了,就让其保持现状,以保持百里荒纯真爱情圣地的纯真主体定位形象。
综上所述,基于百里荒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探讨,得出以下结论:风景区景观建设,应遵循保护自然环境还原历史风貌的原则,植物配置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充分发挥景区的生态功能,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的最佳综合效益即可持续发展。
三、几点建议
风景区的景观建设不应仅仅是景区经营管理者的事,作为服务社会的公共资源或场所,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市风景区发展势头正劲,但也存在过度开发、基础设施陈旧、景区安全隐患等问题。因此,为了我市风景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特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引导,提高经营者保护自然生态的意识,树立“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保护自然生态应该是风景区景观建设的第一要务,纵观宜昌的风景区,绝大多数都是以自然山水而闻名的,因此保护自然山水也就是保住了风景区的特色景观。从长远的观点看,越是原生态的景观将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所以对风景区的开发建设,要在保护其原始地形地貌特征的前提下,避免过度开发对生态环境的损坏。比如对风景区中的古树名木及核心景区要保持原貌;尽可能减少破坏山体、河道;对因风景区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而破坏的山体、河道要及时采取修复措施,尽可能还原或与周边景观相互协调。
2、加强规划,各风景区要做好发展规划,充分展示景区的自身特点。一是科学定位,找准发展方向。要根据风景区现状,科学确定风景区的性质、功能及未来发展方向;二是因地制宜,配套基础设施。根据景区发展的需要,配套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以保证风景区经营的良性循环。比如风景区的水源及污水处理设施,医疗救护与紧急避险设施等等;三是建管并重,做到可持续发展。对风景区的开发建设和养护管理要齐头并进,特别是景区的生态群落的建设与管养,要仿效当地生态群落配置,突出植物景观效果,并通过管养技术手段,形成近自然稳定的生态群落,使风景区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3、加强扶持,热情服务。一方面对风景区建设,特别是天然林的保护,要积极争取国家林业、环保等部门的政策扶持;另一方面各相关业务部门,应主动积极为风景区建设服务,如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各景点植物科学合理配置、游客组织及安全防范等等,林业、园林、旅游、交通等部门要协同服务。
4、加强管理,促进风景区可持续发展。首先是加强风景资源的管理,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保护和提高风景资源的品质;其次是加强风景区的行政管理,注重游客安全教育问题,防患于未然;第三是加强风景区的设施管理,及时更新和维护基础设施,确保风景区安全正常运行。
调研组:王少愚 李学良 万义萍
执 笔:万义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