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宜昌市老科协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科协和省老科协的精心指导下,围绕市委的中心工作,贯彻落实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中国老科协六次代表大会精神,充分发挥老科协作为党和政府联系老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竭诚为老科技工作者服务,积极进取,开展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
一、加强学习,夯实老科协工作的政治思想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一年来,市老科协始终把加强政治学习作为老科协的首要任务。
一是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市老科协和有关县市老科协以及各团体会员、分会组织会员分别收看“十九大”开幕盛况,收听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作的工作报告。9月28日,市老科协召开理事长办公会议,深刻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结合老科协的职能定位,研究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具体措施,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担负起新时代赋予老科协组织使命。9月24日,组织40多名会员集中学习十九大会议精神,引导全市老科技工作者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使广大老科技工作者更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关怀下,为宜昌的发展进步、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贡献。宜都市老科协通过座谈会、交流会、报告会等多种形式,组织老科技工作者参加学习。红花套镇老科协分会副会长蒋羡德,在读原著、学原文、领原意的基础上,写了十几万字的心得体会,以“八个深刻领会”为题,全面阐释党的十九大报告内容,并在马家店小学、南桥村委会、镇老科协作了三场报告。
二是加强上级会议精神的传达学习。2月28日,召开六届七次理事会,学习中国科协、科技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工作的意见》,传达湖北省老科协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精神。王少愚理事长在会上强调全市老科协要认真贯彻湖北省老科协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精神,增强新形势下做好老科协工作的信心,提高老科技工作者的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在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独特的作用。3月17日,理事长办公会议传达学习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国斌同志在市科协四届八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市科协主席任云同志《在宜昌市科协第四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提出全市老科协工作要在增强“四个意识”上实现新突破,要在履行职责上有新突破,要在服务“三农”上有新突破,要在科普惠民上有新突破,要在服务老科技工作者上有新突破。5月27日,组织理事长办公会议成员传达宜昌市科协第五次代表大会精神,学习了市委书记周霁和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叶贤林在会上的讲话。大家表示要以市科协五大会议的召开为契机,全力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团结和组织广大老科技工作者务实重行、潜心静气、埋头苦干,为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推进宜昌创新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在六届八次理事会上,传达学习了2017-2020年《中国老科协事业发展行动计划》。中国老科协事业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未来四年的工作规划,言简意赅,目标明确,任务清晰,措施具体,要求很高,是指导老科协事业健康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会议要求全市老科协要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中国科协、科技部、人社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工作的意见》,结合自身实际贯彻落实好中国老科协2017-2020年事业发展行动计划,进一步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任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推进我市老科协事业健康发展。
二、创业创新,为服务三农尽心尽力
三农问题是关社情民心的大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全市老科协继续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搞好服务,为服务三农尽心尽力,做出了新的成绩。
1、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3月7日,市老科协、秭归县老科协联合有关等单位在茅坪镇陈家坝村开展 “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拉开了2017年“三下乡”活动的序幕。之后市老科协副理事长吴诗权又带领专家,参加市科协、市科技馆、伍家岗区科技局等单位联合在伍家岗区举办的“科普之春”送科技下乡主题活动,设立宣传咨询点10多个,发放科普书籍600余册,展示科普展板20多块,为群众义诊200余人(次),接受群众咨询300余人(次),演出精彩的文艺节目10多个。市老科协常务理事、民福医院书记田太富带领医务人员到农村,为数百名村民义诊,并把30多名白内瘴患者免费进行手术。枝江市老科协组织周忠桃、叶学森等10多名老医学专家,到百里洲、问安、七星台、安福寺等镇的9个村,开展义诊2000多人次,举办健康讲座9场,培训村医疗骨干400多人次;为抢救红色文化,支持安福寺镇徐家咀村1万元,帮助启动大革命时期《徐家花屋革命遗址》纪念馆建设,启动经费,至年底已办妥一期工程50亩的征地手续。
2、办好联系点和科技示范点。4月25日,市老科协各位理事长和茶叶专家杜远德等冒雨出席第二届御园禅茶文化节,支持点军区十大杰出青年李能虎作为市老科协的联系点和科技示范点创新创业。10月24日,市老科协领导又专门为御园禅茶文化体验园授予“茶叶种植研究基地”的牌匾。秭归县老科协下硬工夫办样板,促进产业经济的发展。全年加大5个样板园的建设,在技术培训、田间管理和帮扶困难农户等工作上又有新的突破,确保样板园增产增效。其中:九曲脑移民一组柑橘样板园比2016年增长30%以上。枝江市老科协在原来的基础上,2017年新增6个示范点和联系点,面积达6000多亩,推广绿色防控、配方施肥8项,新良种11个,新农药3个,新型生物肥2个。宜都市老科协选择宜都市宜农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建立新的科技联系点,并制定了《柑橘产业提质增效“互联网+模式”实施方案》,助力柑橘示范点创新发展。
3、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核桃是我市农业支柱产业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也出现了不挂果、病虫害等问题。为了帮助果农攻克技术难关,今年9月和11月,市老科协联系秭归县老科协,邀请三峡职院核桃专家刘湘林、湖北卫民苗木公司园艺专家黄卫民等技术人员和市林业局、市核桃办、秭归县林业局负责人,在副理事长李学良的带领下两次到秭归县郭家坝镇核桃专业户王明文的核桃园为核桃“把脉”,开展技术攻关;刘湘林、黄卫民等技术人员帮助修剪不结果的核桃树;并通过与市林业局核桃办公室协调,纳入全市核桃基地建设资助三年,每年补助资金15000元。宜都市老科协发挥智力优势,依托宜都市山太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互联网平台——京东•中国特产•宜都馆,创办“宜都市老科协电子商务”培训基地,举办电子商务专题培训,普及农产品电子商务知识与技能,全年培训4期,近千人参与培训学习,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及农产品的互联网销售,提高了网络销售经营效益。枝江市老科协农业分会开展水稻、果树、配方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技术指导146场次,培训村民近7000人次;创建微信群、qq群3个,电话咨询500多人次;培训养殖大户400多个,开展技术咨询服务2000多户,诊治畜禽疫病2万多头/只次,规模猪场的发病率降低10%,死亡率降到2%以下。秭归县老科协在全县10个村开展柑橘、茶叶、核桃技术等实用技术培训22次(场),发放技术资料2500多册,赠送修枝剪300余把,柑橘微肥和复和肥440包,培训2350人,并多方筹措资金2万多元,帮扶柑农和部分困难户学习农业实用技术。
4、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柑橘是我市特色农业的第一大支柱产业, 也是我市农民增收、区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支柱产业。为了加强柑橘技术服务,我们组织专家团队,在市老科协常务理事、柑橘专家张大平的带领下到柑橘产地开展技术培训,讲授绿色优质柑橘生产管理技术,并到柑橘园现场推广新技术。宜都市一品园菊花专业合作社以发展“金丝皇菊”为主,成品加工以“胎菊花”为主。今年4月,引进金丝皇菊种苗2000株,引进皇冠、威龙等3个紫花苜蓿种子20公斤,进行小面积试验示范,取得了初步成效。
三、调查研究,在建言献策上求真务实
建言献策是老科协发挥老科技工作者丰富的经验,为领导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提供智力支持的成功作法。年初以来,全市老科协组织在求真务实上下工夫,开展了各种建言献策活动。
1、发挥科技人员特长开展建言献策。针对老科协会员退休前从事的业务工作范围比较广,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情况,选择他们熟悉的业务开展调查研究。市老科协常务理事万义萍是园林专家,今年她以以百里荒风景区为研究对象,对其现状、规划发展、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等方面探讨可持续发展之路,进而综合分析提出了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为全市风景区景观建设可持续发展发挥了参考作用。
2、提出重点题目深入调查研究。理事长王少愚针对三峡后续项目关系到宜昌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怎样进一步加快我市三峡后续项目的实施,为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多做贡献的问题,组织开展调查研究。今年4月,先后带领常务副理事长肖运泽和秭归县老科协理事长卢元明到有关单位查阅资料,深入库区组织座谈,现场考查,听取意见。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市委、市政府报送了《加快库区后续工作步伐 促进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关于宜昌市三峡后续工作的几点建议》。
3、围绕热点问题提升建言献策质量。宜都市老科协新农村建设、“田园综合体”等热点问题开展考察、调研、咨询、座谈和评估,先后撰写了《关于在枝城镇全心畈村建立“田园综合体”示范基地》《宜都市蔬菜生产现状及发展》《助力美丽乡村“四园”建设》等调研建议6份,得到了市领导及有关部门的肯定。枝江市老科协农业分会组织特产专家,针对梨树种植面积锐减的新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撰写了《枝江市砂梨产业恢复性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建议,在《湖北植保》上发表。
四、精心组织,老科技工作者日活动丰富多彩
按照中国老科协和省老科协的通知精神,宜昌市老科协10月24日组织开展老科技工作者日活动。这次活动以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展科技咨询与考察活动,积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分两步走’的新目标作贡献”为主题,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新落成的市老干部活动中心,老科技工作者们回忆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凉,现在眼前已经是现代化高楼大厦,感慨地说: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城市这样继续发展下去,国家强大,人民安康,我们老科技工作者会越来越幸福。在车溪人家御园禅茶文化体验园,总经理李能虎介绍了他们开发绿色食品茶的经验。近年来,他们在开发乡村游的同时,聘请宜昌市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茶叶专家组指导生产管理,实现绿色食品茶叶生产,从而赢得了市场。下午老科技工作者们又来到龙泉古镇,参观宜昌市第32届菊展。本届菊展是宜昌市首次在乡镇举办,10万余盆菊花争奇斗艳,将菊展与区域文化特色、山水田园风光联系起来,引导大家来放松心情,回归自然。老科技工作者们一致表示:中国老科协将每年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设为老科技工作者日,是党和国家对老科技工作者的重视和关怀,我们老科技工作者一定要珍惜党给我们的美好时光,尽自己所能为党的事业增添光彩,让我们自己的节日过得更有意义。市老科协经常组织我们开展活动,充分反映了老科协组织是党联系老科技工作者的纽带和桥梁,我们也要把老科协当成自己的家,积极参加老科协组织的活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我们老科技工作者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发挥余热,把智慧和力量用到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贡献。三峡大学老科协、三峡职院老科协、502研究所老科协、阳光工作室等也开展了开展各类活动,增强了老科协的聚集力。
宜都市老科协10月15日在陆城街道开展“老科技工作者活动日”,乡镇、市直分会会长及会员代表50多人参加。参观十里铺村建设、市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图片、模型、影像等资料,使会员们开阔了视野;同时还传达了省、宜昌市老科协会议精神,总结了元至10月的工作,对后2个月老科协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10月27日,又组织老科技工作者参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状况、柑橘国家公园建设情况等。
五、彰显特色,建设好老科技工作者之家
老科协是老科技工作者之家。今年以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情:一是主动争取市科协的领导和支持。5月23日上午,市老科协理事长王少愚同志、常务副理事长肖运泽同志等向市科协主席任云、副主席曾勇、秘书长刘亚军专题汇报了市老科协的工作情况。任云主席听完汇报后表示,坚决按照中央关于群团组织改革的精神支持市老科协的工作,要坚持改革,加强领导,把老科协的组织建设同科协的组织建设一起部署,一起安排;市科协开展活动要请老科协参加,为发挥老科技人才作用搭好平台;经费上市科协给予支持,理顺关系,按财政部门的规定规范使用,强化管理。二是总结树立先进典型。我们和枝江市老科协一起,总结了枝江市老科技工作者赵爱玲同志的先进事迹,撰写了《忠于植保永无悔》的文章,发表在省人社厅主办的《人才之家》杂志上。今年3月,推荐赵爱玲同志为中国老科协奖候选人,经省老科协综合作为十名突出贡献奖推荐人选上报中国老科协。80多岁的棉花奶奶李文英同志与世长辞后,枝江市将李奶奶的先进事迹编排成黄梅剧搬上舞台,让她的精神永远地激励老科技工作者们。三是加强老科协工作的宣传。今年是省老科协成立三十周年,我们撰写了《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宜昌市老科协工作纪实》的纪念文章,刊登在湖北省老科协三十周年纪念文集上。宜昌老科协网站全年用稿40多篇(幅),有的稿件被其他媒体采用,扩大了老科协的影响和知名度。5月22日,我们和怪奇公社加强合作,参加了怪奇公社新媒体联盟的成立,利用怪奇公社网站这个新媒体平台,全年发表宜昌市老科协信息上百条,大力宣传老科协的工作。四是开展老科协换届的准备工作。年内我们向市科协报送了《关于召开宜昌市老科协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的请示》并由市科协印发到全市;向市委组织部汇报了换届的人事工作;启动了《老技伏枥——宜昌市老科协三十年》的编辑和《宜昌市老科协章程》的修改工作。
一年来,老科协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市委市政府和省老科协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一是老科协的组织建设停滞不前。二是各分会活动开展的不够活跃。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工作中不断探索和改进。
|